兒童權利公約保障的是兒童所有的權利,包含我們最常聽到的受教權
發言權,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屬於孩子們的權利。我們以前總會聽大人說小孩子還小、不懂,不要亂說話,讓孩子變得沒有發言的機會與權利;而院生大會正是中心讓孩子表達自己意見的最佳時刻。中心內的院生年齡絕大多數低於十八歲,也就是所謂的兒童,然而他們可能因為自身的家庭背景或教育,使其安排於安置機構,然而機構中有機構的規範,有些孩子可能無法適時或沒有機會提出意見、問題去作討論,希望藉由院生大會的舉辦,讓他們學習替自己的爭取並保障其權利,同時增加他們對於院內公共事務的關心。
很剛好的在實習中遇上了中心第一次舉辦的院生大會,讓我有機會從事前的籌備到整個大會結束都能全程參與,了解到機構在準備一個活動時,會是如何規劃。整個從零開始的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在準備,印象最深刻則是院生大會的說明會,自己必須先瞭解規則是如何訂定,而較複雜的部分該如何向院生們說明,都必須花些時間理解與思考,在院生大會真正結束的那一刻,除了放下心中的大石頭外,也有著滿滿的感動。
也許是因為過去從沒有相關的經驗,院生們都較害羞、不敢言,也可能是對流程的不熟悉,導致他們的參與度沒有想像中的高,但我認為孩子們願意提出各種提案,有些具創意,有些則是針對院內問題,皆是好的開始。或許他們對於兒童權利公約沒有詳細的了解,不清楚該如何合適的運用在生活中為自己爭取權益,透過院生大會,讓他們有為自己發聲的機會,也藉由大會中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院生的禮儀素養缺乏,然而民以「食」為天,以用餐基本禮儀、文化及知識,普遍上的瞭解程度皆略顯不足。
講師以「食」的禮儀為主軸,介紹餐桌基本禮儀的細節,例:用餐服裝儀容、餐具的使用方法、用餐的正確順序….等等。透過實際例子表示一般大眾常見的問題。
藉由講師的分享院生能瞭解禮儀文化的內涵,開拓國際的視野,也希望藉由學習,讓孩子能夠體悟到「禮儀」能突顯個人的修身管理,使得孩子們在人與人之間能夠有好的文化素養,也進而提升人際關係互動的良好印象,同時也引導院生於活動後分享自己在過程中所學收穫及樂趣。
戶外電影院,準備放映拉
感謝~美麗台灣團隊,開著3D電影車至中心播放
富具有教育性質之優質好片"3D台灣"
透過3D影片特效+配戴3D眼鏡
彷彿讓院生們進入電影畫面,走訪這美麗的福爾摩沙
像極了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