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做什麼?FUN玩酷暑-德蘭活動體驗育樂營瘋狂玩一夏
炎炎夏日,又到了院生最期待的暑假生活。每年中心皆會安排戶外活動的學習體驗,但全球疫情的影響,我們防疫還是優先,因此將學習場域拉回中心,以「停課,不停學」為核心。
中心邀請所有的老師依自己個人專長組成團隊,共同著手進行院生在院各項活動規劃。團隊的產生除了人員的加入,更重要的是默契與溝通才能產出賦予教育娛樂與做中學之學習樂趣。
活動組
今年暑假活動分為靜態、動態兩大類活動性質。靜態活動則採用年齡區分進行線上課程;動態活動則採取以小家為單位進行,兩者活動內容,如下說明之:
一、靜態活動
(1)國小部中低年級-線上木工課程
(2)國小部高年級-線上木工課程
(3)國高中年級-遠東巨城購物中心職業介紹線上課程
二、動態活動
(1)舞蹈比賽
(2)扭扭車夾水球比賽
(3)流行音樂歌唱比賽
圖書組
活動計畫分為兩大類,區分兩種類別,第一院外競賽活動:1.繪畫2.作文。針對參加對象也以年級組別區分,增進院生外界接觸機會,與本島各城市的參賽者一同競賽。第二說故事比賽,為建立兒童閱讀習慣,加強口語表達技巧,藉由說故事活動,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及群眾魅力,以說故事比賽方式,有效轉化閱讀成效,激發學生創意才能,鼓勵孩子上台演說,提升孩子自我表現的能力與勇氣。
110.07.16(五)-110.08.06(五)寫生繪畫、作文撰寫
110.08.10(二) 說故事比賽
環境衛教組
近兩年,因應新冠肺炎、流感、諾羅…等疾病的考驗,中心除了配合疫情相關防疫措施外,更希望從日常生活中,培養院生『愛整潔、負責任、懂尊重』的衛生素養。綜上述,中心環境組在今年暑假期間辦理各家環境整潔競賽,藉此宣導各項環境清潔衛生觀念;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日常生活中,以發揮潛移默化的學習效果,同時也鼓勵院生參與中心整潔工作,學習美化環境、提昇境教陶冶。
比賽時程:110年7月25日至110年8月29日止。
來來來~聽聽兒童怎麼說
1989年,為了讓「兒童權利宣言」更具約束力,聯合國乃通過CRC,期使對締約國具有法令效力。從近代兒童權利發展的角度來看,CRC的通過可說是一項重要里程碑。這份國際公約除了締約國最多、最具普世價值之外,也確立成一項劃時代意義的人權標準:兒童是權利的主體,而非國家與父母的附屬品。透過這份國際公約,國際社會乃向兒童承諾盡最大力量以保護兒童免於暴力傷害、保障其發聲權利,讓每個兒童均有機會發展潛能,並為將來的成年生活預做準備。(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4)
安置兒少在機構過著穩定規律的生活,日常生活事務皆由機構規劃、安排,且受限於機構環境較為封閉與單純,機構兒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與生活在社區中的兒少相較為少,故機構兒少在資訊的吸收、公共事務參與、權益的意識,以及自我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都較為欠缺。是以,機構於每年度規劃籌辦院生大會,提供一個兒少參與、學習及交流的平台,期能提升機構兒少對公共事務的關切及參與,並培養其兒權意識、表達自我的能力,從而增進其自信心。
7/18-7/24 宣導周
7/24-7/31 接受提案
8/01-8/7 公告提案
8/8-8/14 公告提案順序
8/18 院生大會
8/22-8/25 公告大會決議
因為我們都是一個「人」,因此我們享有相同的「人權」,任何人都不可以任意侵害他人的生命、財產,不能任意妨害他人自由,簡單的說,我們所有人生而平等、自由並享有生命的尊嚴,沒有任何差別待遇。
小朋友們因為個子還小,所以穿小件的衣服,吃小碗的飯,但是小朋友會因為年齡還小,所以權利也要打折扣嗎?所以爸爸、媽媽、老師以及其他的大人們就可以任意的指責及打罵小朋友嗎?小朋友能不能安安心心又快快樂樂的生活、能不能去上學、能不能發表自己的想法、生病時能不能看醫生伯伯、…?究竟小朋友們擁有什麼樣的權利呢?
我們之所以要特別強調「兒童人權」的重要性,除了要說明兒童與大人一樣「擁有」同樣的人權以外,同時還要提醒大人們,小朋友們畢竟還是比較弱小,在身、心、知能各方面的發展都還未成熟,還沒有能力來保護自己免於遭受到各種不利的侵害,需要大人們來協助保護小朋友們,讓小朋友可以「享有」人權,安心、健康、快樂的長大成人。
讓我們仔細來看看小朋友們應該有那些權利呢?
• 「生存權」、「平等權」:打從小朋友們自呱呱落地來到世界上的那美麗剎那開始,小朋友首先就蒙老天爺賜予了「生存權」和「平等權」,沒有任何差別待遇,平等的享有與生俱來的生存與發展等各項權利,沒有任何人可以任意剝奪。
• 「家庭成長權」、「福利權與保護」及「健康權」:自離開娘胎之後,小朋友就由爸爸、媽媽負起養育的責任,細心呵護與照顧小朋友,不僅如此,相關政府單位的叔叔、伯伯、阿姨們也要盡力支持協助爸爸、媽媽們來照顧小朋友,協助提供小朋友們一個符合基本水準的食、衣、住、行的生活條件,同時也要提供最高水準的健康醫療服務,確保小朋友在生病時可以獲得治療及儘快恢復健康,給小朋友們一個適合成長、安全無虞的生活條件及生存發展環境,這就是「家庭成長權」、「福利與保護權」及「健康權」。
• 「身分權」:小朋友出生後,爸爸、媽媽就會先幫小朋友取一個名字,然後到戶政單位去辦理登記,從此小朋友們的國籍、戶籍、姓名及親屬關係等依法所有的個人身份就獲得了保障,這就是「身分權」。
• 「教育權」:隨著小朋友們漸漸長大之後,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每一個小朋友都應該擁有相同的學習機會,學會讀書、寫字及接受各種有助心智成熟的教導,這就是「教育權」。
• 「遊戲權」:小朋友們最重要的莫過於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因此「遊戲權」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權利之一,小朋友們有必要獲得充分的休閒、娛樂,在合乎正當與健康的情況下,快樂且安全的享有休閒活動的樂趣。
• 「社會參與及表意權」:小朋友們也可以自由參加集會活動、討論想做的事或交換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就是「社會參與及表意權」,大人們不可以認為小朋友什麼都不懂,因而不尊重小朋友的意見,甚至認為可以不顧小朋友的意願而任意自作主張的主宰小朋友的生命、財產及其他生活中的相關權益。
• 「隱私權」: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一些小小的祕密,不想讓別人知道;我們自己的私事和家人的生活、住所、信件及電話內容等,不容許別人隨便偷看、偷聽或曝露,這樣會讓我們的自尊受到傷害,這就是「隱私權」。
以上這些種種的權利,集合起來說就是「兒童人權」,而這些權利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保障小朋友們的人權不會受到侵害,能夠在充滿愛、關懷與尊重的環境下,安全、無憂無慮、快樂、健康長大成為一個身心發展健全的成人。
超級用心的陳陳媽咪陳美華特地挑選了適合的書籍送給四位國小畢業生🎓祝福畢業生畢業快樂,也希望可以書籍陪伴他們度過無聊的疫情時光!
孩子收到禮物很開心,在拆禮物時也發出此起彼落的驚呼聲⋯在疫情期間還能收到禮物,德蘭的孩子真是有福!
Kipahpah ima kipahpah ima muskunta kipahpah ima
感謝遠東巨城購物中心邀請中心師生至影城觀看"聽見歌再唱" ,不論是電影拍攝地點或劇中原住民孩子演員的表情說話方式與最後那鼓努力不放棄的衝勁,讓中心部分原住民院生彷彿回到了自己的部落,且將自己的心短暫交託在片中,會後還哭腫雙眼的與社工說~~我也要努力向上,站在舞台上拉!!!讓社工不得認真的立正站好對院生比個大大的"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