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學習「助人工作者」的筆記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隨著疫情的逐漸減弱,我們逐漸恢復過往的正常活動範圍,也迎來自己的第一次參訪其他機構的初體驗。

 

其中最能讓我引起共鳴的就是與個案互動過程中、我們身為教保/生輔員的心態成長歷程:孩子們動不動就有情緒的非常狀態,往往反而才是我們工作上的常態日常!在當下如何處理現場、以及最重要的同時給予個案恰當的教導,總是考驗、鞭策者我們“助人工作者”的心思繫念:為什麼我們覺得孩子這個行為或態度不恰當?怎樣才是恰當的?又怎樣能讓個案感受到是關心而不是針對地「聽進去」並願意努力改變自己?

 

我在這些需要更多照顧的孩子身上學到:只有正面的態度與情緒能融化冰封、打開心門!要hold住小孩之前要先學會hold住自己,學習正面表達我們的情緒、感受、與期待;也學習接受自己的盡心盡力不會立竿見影像自動販賣機壓了按鍵就一定會有東西掉下來、但深信天主的安排總會有一天。機構主任有一句話讓我很有感,大意大概是:資淺跟資深的最大差別,大概就在後者在時間的淬煉後,對於所採取的行為的信念:相信自己對孩子們的關心,一定會在他們心中留下什麼、並在日後某個時候開花結果。

 

我因此在筆記畫了這麼一個塗鴉:我們就像幫助幼苗成長的那根有限長度的細細竹竿,我們的任務就是在他們長比我們高之前、指著那個方向。